臨床心理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ep.6 台中心理師推薦
臨床心理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ep.6
臨床心理師有甚麼寶?(輸出篇-兒童心理治療(中))
在上篇談過,
臨床心理師與孩子的治療工作媒介(完整文章請點我),
除了語言,更大量是運用「遊戲」的方式做治療。
此篇將會更進一步地說明,
心理治療在治療甚麼?(What)
我們試著從家長常常提出的發問來回應與思考。
-
1.心理治療是不是代表心裡有問題?
這可能是很多家長,
或是在接受治療的孩子可能會發出的疑問。
這標籤似乎在說,
「接受治療的孩子生病了,
心理治療是不是像是一種藥,
有問題出現了才要吃。」
早療階段的心理治療,
與一般兒童治療不同的是,
更加大量運用發展心理學的知識,
相信孩子的發展是充滿潛能,
改變的可能性是大的。
因此,在0~6歲這個階段,
可以大膽的先丟開是否有病的想法,
而是思考怎麼讓環境更有利於孩子內在能力發展。
當對孩子有認知、情緒、社交行為方面的疑慮及擔心,
都可以考慮運用心理治療的資源。
-
2.是不是要有一定的認知及語言能力,心理治療才有效?
大多數人對心理治療仍停留在談話互動的模式中,
也就會認為當孩子缺乏語言溝通的能力時,
心理治療似乎就使不上力。
其實在早療階段,孩子還沒出現語言,
應該是大多家長的主訴,或是察覺需要療育介入的起點。
然而對臨床心理師而言,
語言除了是與外界溝通的工具,
背後也隱藏許多心智發展危機。
如上一篇所說,儘管沒有語言,
孩子也會透過其它方式來表達自己,
因此並非要有一定的認知及語言能力,
心理治療才能介入。
-
大方向來說,
心理治療在早療階段的工作核心,
重點在於孩子的心智發展。
只要孩子的心智開始發展,
心理治療就可以發揮影響。
抽象的心智能力,
轉換成我們的生活經驗中,
會是甚麼樣子呢?
大概可從三方面來看
1.認知能力:注意、記憶、思考、推理、處理訊息速度等
2.情緒能力:情緒察覺、辨識、理解及調節能力等
3.社交能力:對社交訊息敏感度、同理他人、社交互動技巧等
-
常聽到家長對孩子問題描述,
像是不理人、沒在聽別人說話、很難專注、固執等,
背後都在暗指著某些程度的心智發展困難。
在醫療系統中,醫師會依家長所描述的各種行為,
配合各項專業評估資訊,暫時地給予一個診斷,
這邊會特別提及「暫時」,
是因為在早療階段,常會有機會移除診斷的。
而在臨床上常見的診斷包含
自閉光譜疾患、注意力不足/過動症、潛在學習障礙,
或是選擇性緘默、受到創傷影響的困難等。
在這麼多元且複雜的心智困難展現中,
已發展百年以上的兒童心理治療也是多元且複雜的。
-
我們瞭解在尋找早期療育的過程中,
家長們常常需要花費很多心力、時間及金錢資源,
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最適合孩子的療育方式。
因此,最後一篇將會試著將問題定在
「如何找到適合孩子的心理治療取向及方式」
希望試著從臨床心理師的角度,
分享在台灣臨床上較常運用的治療取向(How)。
也許家長若多一份了解,
就更能有效的找到適合孩子及自己的療育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