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床心理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ep.1
臨床心理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ep.1
心理師談談早期療育(上)
早期療育(早療)在台灣已發展20幾年,
是個跨領域(醫療、教育、社會福利等)、
跨專業(心理、語言、職能、物理等)的系統,
為的是幫助「疑似或明顯發展遲緩或異常」的孩子。
-
早療介入的黃金年齡是0~6歲的孩子
那是因為孩子在這個年紀時,
大腦神經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,
當環境中他人給予適當的了解及調整,
對孩子未來發展會具有相當的影響力。
-
臨床心理師在早療團隊中,
常是在認知、情緒以及社交方面工作,
在進入這個主題前,
我們先從一些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中,
談一談早療相關的重要觀念。
-
問題一
「我孩子的問題,真的需要到治療的地步嗎?他只是.....,
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啊,現在還不是好好的?」
很多孩子都是在幼兒園適應出狀況時,才帶來就診,
雖然之前可能就出現一些徵兆,
但家長可能因許多因素,
而忽視內在些許不對勁的感覺,
並覺得上幼稚園可能會好,
或是長大就好了。
在台灣文化中,
踏入心理治療並不是容易的事,
背後有著被標籤化的疑慮,
有時單純面對問題簡單,
但面對旁人的眼光就變得很複雜,
這也容易讓孩子常因此錯失了重要的介入時期。
-
臨床心理師給您的「心觀點」:
發展遲緩不是孩子有「問題」,
而是「問題行為」代表著孩子有個「需要」,
我們不妨停下來思考,
並重新調整帶養的腳步。
-
家長若在求助醫療前有些疑慮,可參考以下幾點
1.盡量蒐集多個身邊客觀可靠的資源
(例如:參照兒童生長手冊的發展里程碑、相關專業的親友的意見等)
2.試著覺察自己的焦慮情緒所在,
讓自己能較清晰地看到孩子的需求。
舉個例子:筆者是個臨床心理師也是個媽媽,
某次聽到幼兒園老師說:
「媽媽妳有沒有覺得小寶發音不太正確?」
儘管有著心理學知識,也難逃焦慮的控制,
發現自己回程路上,會時不時地糾正孩子的發音,
我知道同時我也正在傳遞我的焦慮給孩子。
此時,看待孩子問題,就混著自己的焦慮,
可能過度放大或是逃避孩子真正的困難。
3.試著觀察紀錄孩子一段時間中,
問題行為變化,包含頻率、程度、前後事件等,
以及孩子對這些行為的感受及想法。
4.在做過以上步驟後,仍覺得有需要,
那麼會建議您盡快尋求醫療或相關專業的協助喔~